J9九游會真人上世紀90年代初,湖北小伙趙后美剛剛20出頭,他懷揣著“淘金夢”南下廣東,在東莞從事大型建筑起重機械的操作、拆裝工作。上世紀90年代末,他把握機遇,投身商海,從事起重機械安裝、租賃事業,以敏銳的市場意識和超前的戰略眼光,贏得人生第一次財富機會,并在起重機械領域建立起領先優勢。
二十余載,他用自己的勤勉與智慧,從一名塔吊司機到企業負責人,最終帶領公司走向新三板。他不僅在東莞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夢想,還帶領員工一起走向更好的生活。
南下打工,懷揣著夢想,初出茅廬的他決心要在東莞干出一番成績。一開始,他跟著老鄉在工地上抬鋼筋、灌水泥、做統計。不到兩個月時間,工地老板急需找一個人培訓開塔吊機,機靈的趙后美被看中后,自此開始了塔吊司機的工作。
“這一干就是八年半,剛到東莞第一個月200多元的工資,第三個月就有1500元。”趙后美的這份工作成為了令人羨慕的職業。
然而,要當好塔吊司機并不簡單。他不斷鉆研,學習電工、機械方面的知識,從普通藍領做到了月薪5000元的高級技術工人,成為了業內專家。不僅會開塔吊,還會修理拆裝塔吊機。“那個時候,來修理塔吊的廠家師傅,我基本都混熟了。他們怎么修理,我過目不忘。”
八年后,不甘于打工的趙后美,開始出來單干。起初的半年,他到各個工地派發名片,招攬生意,借來的部分資金加上自己投入的本金,半年就支撐不住了。
“年底準備回家過年了,這個時候一個大單找上門。有一個百米高的塔吊機需要空中解體,我接下這個單,在百米高的樓頂上成功解體塔吊。”趙后美說,這一單他收到了四萬元的回報。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術,他逐漸打開了市場。
隨著生意越做越好,團隊越來越穩,趙后美的業務不僅包括修理塔吊,還拓展到了塔吊租賃業務,創業逐漸步入正軌。“租賃公司高峰期擁有100多臺塔吊設備,這個規模在東莞也是數一數二的。”趙后美說。
2011年,趙后美毅然轉型,從塔吊租賃轉為塔吊檢測,并成立了廣東煜祺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煜祺檢測”),主營“兩工地(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服務。
公司成立之初,趙后美考取了從業資格證,成為公司第一位檢驗員。憑借近20年的行業經驗,他干起檢驗員的工作得心應手,并且練就了“聽診”本領。“經驗多了,塔吊有沒有問題,站在地面就可以聽出來,聽出什么問題,上去一查,結果不離十。”
“做企業我的準則是:安全、品質、創新、服務;做人我要求:誠信做人、踏實做事、懂得感恩。”趙后美說這20個字是他辦企業跟做人的基本準則。正是堅持這一原則,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公司合作客戶中不乏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保利、萬科、恒大這樣的大企業。
從接觸塔吊至今27年的時間,他專注這一領域。2019年6月21日,煜祺檢測掛牌新三板,成為東莞“兩工地”起重機械檢測行業首家登上新三板的企業。
隨著城市發展,重型機械檢測行業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期,公司也進入平穩的發展階段。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趙后美又將目光放在了環境檢測上,他非??春梦磥淼沫h境檢測,這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
歷經二十余載的努力拼搏,趙后美成為了行業佼佼者,在全國起重機械領域亦享有盛名。2013年,他在東莞市組織行業內企業成立了東莞市建筑機械行業協會,任協會會長。
這是由從事建筑機械制造、銷售、施工、安裝、租賃、檢測、教育培訓及勞務等相關企事業單位自愿參與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2020年初,突發新冠疫情。趙后美心系疫情慷慨解囊,向東莞市南城慈善基金會捐贈50000元助力抗擊新冠疫情,同時,身為湖北人,其心系家鄉情系父老,向武漢市紅十字會及家鄉舒畈村亦分別作出捐贈。
趙后美說,我們不能像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公安戰士們一樣趕赴防疫最前線參加戰斗,但我們希望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回想當年從武漢到廣州,綠皮火車需要40個小時,現在高鐵4個半小時就可以達到,幾十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感嘆。趙后美說,公司不少員工從畢業就一直留在公司,看著他們結婚生子、買車買房,員工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他表示,自己更關注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致力于營造一個幸福企業。他不僅致力于健全公司福利薪酬制度,更是關注并建立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倡導全員學習,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主動性,激勵員工不斷努力提升,他堅信員工的幸福感與企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員工的與時俱進與勤奮敬業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有的工作氛圍,是員工幸福穩定生活的一種象征。”趙后美說,希望員工在舒適和諧的氛圍里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他相信,一個擁有幸福感的企業,其發展的狀態會更為良好,更接近可持續發展目標。(記者 張欣儀 見習記者 陳美任)